深衣,奠定了汉民族民间服装的基本形制。其基本造型是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深衣产生于周代,后世以礼服形式存在,具有深远的传统文化意义。其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深意”亦是取自“深衣”的谐音。

比如:在深衣的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其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故古人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此服俨然成为规矩人类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

深衣在战国时期已经颇为盛行,分为直裾与曲裾两种形式,男女都可以穿着,均为交领右衽,并渐渐向宽博衣身与广袖方向发展。汉时出现“桂衣”,之后逐步演变,衽边加大加长,出现“绕襟深衣”,魏晋以后传统深衣形式逐步消失,并演变为通身袍服。此后,魏晋时期的大袖长衫、隋唐时期的宽袍、宋代的镧衫、元代的长袍、明代的补服、清代的旗袍都与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深衣对后来各个朝代的服饰影响深远,例如在宋朝士大夫中曾兴起一股穿“野服”之风,其形制就类似深衣。本来,汉代以后到唐、五代,深衣已无人穿着,只是在帝王祭祀用的衮服中还保存了深衣的某些形式。南宋时期,这种样式的衣服突然时兴。大儒朱熹就常穿它见客,他穿的“野服”上衣宽大,直衣领,两边的带相连,腰间束着大宽带,闲居时解开,见客时束起。这种“野服”的下裳必须用黄色,取“黄裳”之意,因为先秦时野人穿的草服就叫“黄裳”。士大夫们身着野服,意在以野为伴,不理朝政。此外,明代也有文人效仿穿着深衣。这些都说明深衣在古代有着较为明显的社会与文化特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