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在很多古装剧中出现,给人的印象它就是一个装饰物,有些则象征着权利。

韘(shè)初见于商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至清军入关前,汉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儿,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

军事所用的扳指,现今俗称武扳指,皆由驼鹿角制作,在夏季手出汗的时候,驼鹿角中的角质蛋白会由汗液析出,扳指内壁产生粘性,均匀的血线可以增加透气性,久戴并无秽臭之气。

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却仍然配戴扳指,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时下的文玩中,有一种筒箍形的物件,多用金、玉、玛瑙、翡翠、象牙等珍贵材料制成,光洁细润,浅雕或很少雕琢纹饰(图一·1、2)。

图一·1 玉扳指(韘)
图一·2 玉扳指(韘)

它的大小刚好可套在成年男性的大拇指上。也常常见到某些附庸风雅的人,乃至清代、民国时期的影视人物,把它套戴在大拇指上。它叫扳指。不过,把它套戴在大拇指上,活动不太方便,也不舒服。从扳指的名称字义上说,古文“扳”有牵拉、挽回之意,“指”是手指自不必说。那么扳指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过去人为什么要把它套在大拇指上呢?

在清代的一些绘画中,我们找到了探讨这一课题的有用线索。故宫博物院藏《威弧获鹿图》,有乾隆帝手上套戴扳指的图像。《威弧获鹿图》是一幅卷轴画,描绘乾隆帝深秋狩猎的景象。苍松丹树,坡崖枯草。乾隆帝策马飞奔,左手持弓,右手发箭,前面一只雄鹿已被利箭射中肩胛,颓然仆倒在地。乾隆帝身后,一女子紧紧相随,她右手控缰,左手举一支雕翎箭,递向乾隆帝。有人考证此画为意大利画家艾启蒙所画,还有人认为画中的女子是西域人容妃。这些都不是我们讨论的内容。仔细看,乾隆帝右手的大拇指上,套着一个玉石扳指(图二·1、2)。

图二·1 《威弧获鹿图》(局部)
图二·2 《威弧获鹿图》(特写)

这才是我们的关注点。类似帝王戴扳指的画还有《玄烨戎装图》、郎世宁画乾隆帝《大阅戎装像》、《弘历射猎图》,以及佚名画家的《情殷鉴古图》等。分析上述画作,我们知道帝王套戴扳指,大多数是身着戎装或参加检阅、骑马涉猎等与武备相关的活动。及少数例外(《情殷鉴古图》,画中人物为道光帝,时代偏晚)。从画面上看,扳指当是一种辅助射箭的物件。

扳指是它的俗名,学名(古名)称为“韘,(音社)”,汉许慎《说文·韦部》中说:“韘,射决也,所以抅弦。以象骨,韦系,著右手巨指。”更早成书于先秦的《诗经·卫风·芄兰》有“芄兰之叶,君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句。

若追朔其源流,时代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或者更早。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就曾出土过一枚玉韘,这枚玉韘为碧玉琢成,带褐色斑纹。高2.7~3.8、径2.4厘米。它的下面平齐,上面前高后低,整体呈呈斜面状筒形。在前面中部偏下有一横向凹槽,背面下部有两个并列的透穿小孔。小孔的上面雕兽纹。头向朝后,大头巨角,两个小孔在兽面双眼的下面。小身,弱足,垂尾。纹饰与器形搭配得恰到好处,也非常实用(图三·1、2)。

图三·1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韘
图三·2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韘

拉弓射箭时,韘前面的沟槽可以帮助控制弓弦,后面的两个并列的透穿小孔用来穿绳,把绳系在手腕上,箭射出后,防止韘脱落遗失(图四)。

图四 殷墟妇好墓玉韘的套戴方法

当时的韘还有角制的,皮制的,木制的,尤以玉制的最为珍贵。这枚玉韘也是截至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韘的实物。2005年在陕西韩城中出土的数十件金器中,有一枚金韘,整体略呈鸟头形,中间有一大孔,鸟喙为钩,金光灼灼,耀人双目(图五·1、2)。

图五•1 芮城梁带村(M27)出土金韘
图五•2芮城梁带村(M27)出土金韘

据考证,梁代村27号墓为西周晚期芮桓侯之墓,这枚金韘的出土当有特殊的意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出土过两枚玉韘。据考证,太原金胜村251号大墓是春秋晚期晋国赵卿赵简子的墓葬。战国早期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也出土了一枚玉韘,这枚玉韘体形较长,长4.3、宽3.4、高1.1厘米。自上而下俯视,它前尖后圆,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大孔,孔径2.2×1.9厘米。后部壁上还有一个小孔,孔径0.2厘米,侧面侈出小钩。正中的大孔是套手指的,侈出的小钩是控弓弦用的。玉色灰黄,不琢纹饰。通体非常细润光滑,让人不忍释手(图六)。

图六 曾侯乙墓出土玉韘

这件玉韘出土于墓主的左手掌处。或为韘的用途提供了佐证。

汉代以后,可能因为材质变化,韘类文物较少发现,但它仍和弓箭等远射兵器一同流传下来,直到后金、清廷。女贞、满族人祖居东北,世代以牧猎为生,长白山、兴安岭是他们丰饶广袤的猎场,骑马射箭也得以有用武之地。他们射箭时,习惯套戴扳指(韘)(图七),

图七 扳指的使用方法

当时的韘多用麋鹿类骨骼制作。入主中土后,特别是前期的几代帝王,面临平息叛乱,开疆扩土的重任,所以牢记祖训,以骑射为本,崇尚武力。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进行狩猎活动,演习骑射,称“秋狝”。他们都喜爱各色扳指,乾隆帝写过多首咏韘诗文。道光帝之后,武备松懈,“秋狝”废弛,但皇帝、王公大臣佩戴扳指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所以才有《情殷鉴古图》中,道光帝坐在假山石上,左手戴扳指,右手持书卷的影像,以及传至清末,乃至当今,一些男人右手套戴扳指的现象仍然存在。

考查我们发现的韘(扳指)实物,早期(秦代以前)的,韘的外部多有沟槽或侈出一钩,以便控弦。晚期(后金清代)的为筒箍形,以其筒箍的边棱控弦。

两汉时期还流行一种韘形佩饰,多用玉或象牙制作, 它们只是中间的孔与韘相似,但体量比韘大得多,或长或短,有方有圆,周边或透雕、或线雕各种纹饰(图八),

图八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玉韘形佩

已丧失了原来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与韘不同的,完完全全用于佩戴的装饰品了,与我们今天讨论的扳指(韘)没有关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