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属于所有性别的。

服饰最初的诞生,服装款式不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点或是性别的不同而不同,而是直接由人们的生存条件决定的,动物皮毛或是植物花草都是自然给予的服饰,此时的衣饰不分性别,或是可以说无性别意识。

直至黄帝时代,服饰制度初步成型,并开始在服饰中体现古人的世界观和文化观,服饰开始成为礼制的载体,黄帝本人及他的大臣胡曹和伯余,可以说是最早的服装设计师,他们制作出上衣下裳,上衣如天,用玄色;下裳如地,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地修饰与改进,商代服装,不分尊卑、男女,式样都采用上下两截的形制,上身着衣,下体穿裳,服装的腰身和衣袖多被设计成紧窄的式样,长度大多及至膝盖,方便于当时的生产活动。

同样,商代的鞋履也是不分男女,都是用葛、麻等布料做面,用皮、麻做底。虽然在服饰的款式上没有差别,但由于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服饰的颜色差异却极为明显。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要镶边。日常家居则穿着缟衣、绿衣和缁衣。

平民百姓的衣服则没有这么多色彩。看来商代的服饰是不分男女而分贵贫的,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在服装文化中便可窥见一斑了。

至春秋战国时期,商周流行的上衣下裳几乎被深衣取代,深衣实际就是长袍,它将上衣、下裳连为一体,虽然不合乎人体曲线,但这种通用于男女的款式显得既大气磅礴,又不失阴柔娇媚。从款式上讲,深衣有宽博型的、窄小型的,人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选择。

而深衣的优点在于它穿着方便,既利于活动、又能严密地包裹住身体,“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傧相,又可以治军旅”。因此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一时间不分尊卑,不分男女,无论是诸侯、士大夫,还是知识分子、普通百姓都竞相追赶这一潮流。深衣一直流行到东汉时期,之后虽不再流行,但它的影响却不敢小觑,细想一下,现在的长衫、旗袍、连衣裙或是日本的和服,也都是留有深衣的气韵的。

《洛神赋图》卷 ,晋,顾恺之

对于讲究风度气韵的魏晋时期的人们来说,褒衣博带则成为流行风尚,《洛神赋图卷》中,身着褒衣博带式服装的男女比比皆是:曹植穿着当时士人的典型服饰,宽松的直领长袍,衣袖宽大,外衣里面穿着素色的单衣,下身系着宽大的长裙子;而画卷中女式的褒衣博带则是上衣宽松长大,外面套着半袖,腰间束着宽带子,下穿长裙,衣袖宽松,衣袖与裙裾随风飘逸间流露着耐人寻味的曼妙风韵。

为了体现这种清逸的美感,此时的衣服都很轻薄,出于御寒的考虑,便出现了“帔子”,出门时披在肩上用来遮风暖背。随后爱美的古人发现,帔子随风飞舞时飘飘欲仙,很是动人,索性就把它加长变薄,这便演变成了敦煌壁画里飞天肩上充满着流动美的帔帛了,今天的披肩,也是从帔子变化而来吧。

敦煌39窟飞天图片

飘逸感的服饰是在魏晋时期

流行的褒衣博带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曾有这样的描写(译文):“自从西晋末年的战乱以来,衣服鞋帽的式样经常变换,没有常规,忽长忽短,时宽时窄,有时风行粗大高昂,有时风行低小精细。人们追随着时尚,争着去效仿新的式样。”

可见除了“褒衣博带”,当时的服装式样是复杂多变的,加之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不断融合,人们的服饰便多了更多的可能性。“裲裆”便是胡汉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裲裆”也叫作“两当”。最早的“裲裆”,形制十分简单,一般多做成两片,前面遮胸,后面挡背,肩部用另外的织物或者皮革连接起来,腰间再用皮带扎束,这看上去倒很像现在的背心。

竹林七贤身穿长袍、展露胸襟

刻画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风度气韵

在西汉时期,“裲裆”通常是妇女穿的衣服,而且大多用作内衣。魏晋以后,出现了把它穿在外面,成为外衣的潮流。穿在外面的成为一种便服,穿在里面的逐渐发展成为类似于今天的抹胸样子的衣服。随着“裲裆”的普及,男子也开始穿着,在穿“裲裆”铠甲军装的时候,里面穿的就是“裲裆”衫,用来防止磨损肌肤。制作“裲裆”的材料,一般用罗、绢或织锦等,“裲裆”还有单、夹、棉的区别。

南朝时期,除了“裲裆”,大袖翩翩的衫子一直受到各阶层男子的喜爱。这种大袖衫的衣袖和衣裾都十分宽松肥大,一个衣袖几乎可以裁成两个普通的袖子。当时的男子也穿袍,在穿袍和衫的时候,还故意低敞衣襟,显示出自己的男子气概。如今的低敞衣襟,不常在男子穿着上体现,却成了女人们展现女性魅力的重要方式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种不得不提的服饰,居家用鞋——木屐。古时候把装有木齿的鞋子叫作“屐”,一般是在鞋的底上安装双齿,走路时比较轻便,尤其是在下雨以后的泥地上或者是在长满青苔的道路上行走,既不至于让衣鞋脏污又穿着舒适。

安装的齿前后各有一个,一般是同样的高度,也有前后高度不一样的。因为制作屐的材料主要是木头,所以称为木屐。高齿屐(一种漆画木屐)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高跟木屐。

可见在14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人穿高跟鞋了,而且它的高度一般是6~8厘米。这高跟鞋自然不是女性的专属,想象一下百官议政之时也纷纷踩着高跟鞋,也是一番当今难能看到的景象。

脚踩木屐的男子形象

褒衣博带、裲裆、襦、帔、半袖、冠巾,再加上木屐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男子的主要服饰,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突出了男性的高大强健、刚强果敢。不动声色中,美已经不仅仅是女性的专利了。而现在提起低胸装和高跟鞋,却绝不会和男性联想在一起,男人们要想美下去,还是得跟古代的美男子们好好学学。

在封建社会,女人要恪守妇道,所以在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女着男装”的穿衣方式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在开放的唐代,尤其是开元、天宝年间,这种现象却极为流行。隋唐时期,圆领襕衫和翻领长袍成为主流服饰,受到男人和女人们的共同喜欢,女扮男装的习俗日盛。

菩萨像(敦煌莫高窟第194窟)

圆领上衣、披帛、袒露双臂

曲线优美的彩塑通过服饰展现了唐朝开放的国风

唐朝时期有种与襦裙相配穿搭的衣物也是深受男女喜爱的通性别服饰——半臂,对襟的款式,长到腰处,两袖宽大而平直,只到肘际。半臂最早出现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时,因为礼教森严,故而衣着这种半袖衣的女人并不多,只是到了隋朝,数量才逐渐增添。

隋唐时期,半袖衣的重新出现,实际上是后宫内官和女史供奉为了工作方便的需要而穿用的。到了初唐的时刻才传到了官方,逐步为大家所接受。到了盛唐时,在短襦的里面加上一件半袖衣,已成为最为盛行的装束。这种服装,不但女子爱穿,男子也很偏爱。天宝年间,唐玄宗在赏赐安禄山时,就曾赐“内三副锦袄滋并半臂”。

汉族服饰文化性别不突出的特性,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体现得更甚。契丹民族的传统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式样相同,都穿左衽、圆领、窄袖的长袍,袍里面衬衫袄,下身穿套裤,裤腿塞在靴中。妇女在袍里穿裙,也穿皮靴。与契丹族相似,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仍没有明显的性别区分,不论男女,袄、袍不但没有形制上的区别,还很少使用装饰品。他们的袍子一般都是立领。窄袖、紧身、右衽,下摆比较宽大,这样设计也多半是出于适用性来考虑,便于骑马吧。

满族男子旗装

说到中国的传统服装,自然会让人想到极具民族特色的旗袍。现在的旗袍,是由当初满族妇女日常穿着的旗袍逐步演变而来,不过它们之间却有很大的不同。满族旗袍也叫大衫、长袍,满语称“衣介”。分为单、夹、皮、棉四种。

这种“衣皆连裳”与汉族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有明显区别。起初的旗袍是没有领子的,袖子呈马蹄形,也叫箭袖,衣服上下较为平直没有腰身的设计,和现在大家常见的能勾画女子婀娜曲线的旗袍区别很大。

清军入关后,满族服饰逐渐受到汉族服饰文化影响,日常的旗袍有所变化,由四边开衩变为左右两边或不开衩,之前流行的马蹄袖也被平袖所替代。

慈禧太后

从20年代末开始,旗袍开始陆续改进,不仅开始收腰,而且由于受欧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响,下摆线也到了膝盖以下,袖口也变小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们在汲取着各方服饰文化营养的同时,对旗袍也进行着持续的改革,袍身的长短、衣领的高低、衣襟的开法、开衩的高低、袖子的宽窄长短、装饰的繁简运用,由此演变成为一直以来代表女性美的中国特色服装。谁又能想到,最初,男人们也是旗袍的穿着爱好者呢,你能想象在《花样年华》里,周慕云(梁朝伟)穿着和苏丽珍(张曼玉)同样的旗袍吗?

《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剧照

改良后的旗袍将女性的曲线美展露无遗

说了这么多,在中国服饰传统中,男人们好像就没和裙子断绝联系,近在民国时期,中国男人们也还是长衫加身的。若是现在大街上遇到穿裙子的男性你可能会诧异,其实这也是几千年来的习惯啊。古代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