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

今日3时3分迎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立夏来了,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 立夏三候 –

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蝼蝈鸣丨初候,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

蚯蚓出丨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丨三候,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鵶瓜,今药中所用也。

– 立夏习俗 –

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冬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其实并非戏言,且有民间习俗为基础。立夏体重如何称?一般来说,就是在屋梁或大树上挂一杆大秤,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小孩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箩筐或凳子吊在秤钩上。

体重增加了,叫发福,体重减了,叫消肉。据说立夏之日称了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人们希望通过称人这个举动,添福增寿。

朝廷吃冰块,民间喝冷饮

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这样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可见在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

其实,皇帝立夏赐冰,并非起于明代。据考证,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而在民间,古代百姓人家立夏日虽不能得冰,却也有在这天喝冰饮的习俗。还是《帝京景物略》载云:“立夏日启冰……编氓(指老百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生磕,曰‘冰盏 ’。”

煮好囫囵蛋,孩童来斗蛋

立夏这天,小孩忌坐石阶,如果坐了,就要坐7根石阶,才可以百病消散。忌坐门槛,否则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就得再坐上6道门槛合成7数,方可解魇。过去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要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一针穿过。

立夏剪野菜,尝鲜保平安

立夏时节,一部分作物收割了,所以各地都有尝新的习俗。安徽用嫩蚕豆或豌豆和鲜笋、肉煮糯米饭吃;扬州人吃樱桃、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南方七家粥,北方状元饼

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大家来分食。闽南则家家户户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演化到后来,红糟被海虾代替,谓之“吃虾面”(夏与虾闽南语同音),海虾煮熟后变红,以此祈夏季发财、吉祥。

江西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福建有七家茶,各家带了自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饼有甜、咸二种。春饼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 立夏养生 –

适当午睡:立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但早晚仍比较凉,因而早晚要适当添衣。进入立夏后,昼渐长夜渐短,此时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建议每天抽出1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室外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体操、打太极拳等,锻炼到微微发汗即可。

戒怒戒躁: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静养”。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心情舒畅,安闲自乐。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增酸减苦: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山楂、杨梅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

– 立夏诗词 –

 

初夏 【宋·朱淑真 】

竹摇清影罩幽窗,

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客中初夏

【宋 ·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 ·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